顶点小说 > 齐霸春秋 > 第六十七章 信任

第六十七章 信任


  小白晚上留管仲和自己一起胝足而眠,虽然晚上讨论到很晚,但第二天清早,小白也早早醒来,见管仲还在熟睡,小白也没去吵醒他,而是自己悄悄先起床,让管仲再睡会。其实小白平日里并不早起,但有管仲在身侧,他也不能像往日那般,怀抱美人,赖床不起了。

  有时小白也为自己的脸皮厚度而感到震惊,自己刚来到春秋时可是个纯情男生啊,当时天下大雨,小白都没邀请鲍叔牙和自己同车避雨。现在却对管仲连握手言欢,同榻而眠这样收笼人心的手段都用出来了。

  不过当他走出门外,却发现武翼正持戟而立,竟是一夜未眠。这令小白心下十分感动,连忙去让他休息去了。其实小白昨晚要和管仲睡在一处,担任护卫的武翼就极力久对。

  武翼也不顾管仲在侧,指着管仲就直接进言,说:

  “君上,他可曾是公子纠的手下呀!那个召忽不就是为公子纠死节了吗?你和他晚上共处于一室,若他有什么坏心思,那您可就危险啦!”

  武翼担忧管仲接近小白的目的就是要为公子纠复仇,这并非无的放矢,要知道春秋时代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可是深入人心的。著名的赵氏孤儿里的程婴和公孙杵臼就是此时士人们的代表。他们为了保护主君的孩子,一个拿自家孩子顶替,另一个直接赴死,所做所为无不令后人肃然起敬。

  虽然这件事情现在还没发生,但召忽为公子纠死节却发生了,武翼作为小白的士,一旦小白被杀,估计也会有此作为。如若小白被杀了,武翼肯定会自杀殉死或是潜心为小白报仇。武翼以己度人,现在提防管仲还来不及呢,哪敢让小白和管**处一室啊。要是夜里两人都睡着了,管仲真起了什么坏心思,武翼还不后悔死。

  听了这话的管仲心中只有苦笑,他要是真有那个以死殉节的心思,当天不就和召忽一块儿死了吗?他忍受指责和羞辱不就是为了能回齐国有所做为吗?要是刺杀了小白先不说自己也难活命,自己这安邦定国的大才要上哪儿施展呀?

  虽然管仲心中就是如此想的,但他还要看看小白的表态,这可代表着君臣之间的信任问题。若是没有武翼这番话,小白当然可以无负担的和管**处一室。但武翼提及管仲那一箭可就在两人关系之间埋了雷,在心里扎了根刺,一旦处理不好,就会损伤双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了。

  不过管仲的担忧是没必要的,从后世的记载里小白就知道管仲是什么样的人。他是那种可以做到士为知己而死的那种人吗?他不是,他更像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。他所在乎的不是忠孝节义,世人毁誉,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权势地位。

  先秦时代的改革者中以管仲和商鞅两人最为著名,但两人身后的下场却截然不同。商鞅变法把既得利益者们给得罪遍了,最终死于他罗织而成的法网,管仲改革却得以善终。除了两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之外,管仲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个现实主义者,虽有理想但他不是理想主义者。

  小白相信若是自己死了,武翼说不定还会为自己殉死,但管仲决对不会。他后来担任相国,明知桓公做的不对,却不去拼命劝谏,从这点上来看他就是个爱惜性命的人。

  世上的君主都喜欢召忽这种愿意为自己献上生命的忠臣,但能达到这种程度的臣下可不多,指望他们来治国是设可能的。更多的人都是像管仲这种虽对主君不忠但有能力的,要想治国安邦,哪种大臣都不能少。

  所以小白马上作大义凛然状,在管仲面前斥责武翼:

  “管夷吾虽与我有旧怨,然当时也是各为其主。我小白用人一向来是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我以真心诚意待士,士岂会无故负我?还不退下!”说着,就把管仲拉进屋里了,却没想到武翼真在外面站了一夜。

  小白等到管仲起来了,就和管仲一块儿洗漱。在宫中用过早饭之后,两人又开始继续讨论治国的问题。两人谈着谈着讨论起政事上的组织结构了,小白也向管仲诉说了自己登上君位之后的见闻。

  “自我继位以来,经常感到人才不够用,想要去吩咐手下的大夫们去做事,命令始终难以得到惯彻。大夫们完成了任务,我也很难接受到反馈。”

  这也是让小白最感到痛苦的地方,习惯了后世那复杂严密的行政体系,是很难想到春秋时代的政治制度有多么简陋。

  春秋之时的制度不完善,各国还是按周礼那套礼乐制度,国君只有靠手下的卿大夫们来治国。卿大夫们又往往和国君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,整个国家更像后世里的家族企业,国君与其说是行政首脑不如说是个大家长。

  而在中下层,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。下层的官职也很少从民间选拨,而是从大夫家中庶出子弟的里选,这些庶出的子弟基本上就算作士人了。平民百姓又不识字,既鲁且愚,只能一辈辈老老实实种田做工了,即便是个小官也很难当得上。

  所以世卿世禄制之下的贵族们不管是贤还是愚,都能有个官职做。往住一个职位会被一个家族垄断好几代人,后世的以官职为姓的情况就是这么来的。

  如果这些几代去做一个职位的官吏能够称职,小白也就认了,毕竟这些人世代干这些事,用不熟悉的人去干可能还不如他们。

  可世卿世禄下的官吏们往往会出现德才不配位的情况,底层的小官无关大局,越在高层越明显。往往是老子英雄儿狗熊,一代不如一代。

  这从后世齐国的公卿的表现来看就是如此,齐桓公时代英杰倍出,国氏,高氏都出了不少人才,他们都能算是同时期的英才。可是在他们的子孙后代之中却找不出多少有才干的。或者说不是他们的子孙才干不足,而是他们的才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。

  分封制下的世卿制度往往会造成国之高位被某个家族所独占的情况。几代人之后,不是他们自身拥有了更多封邑,威胁到君主的地位,比如田氏于齐国,六卿于晋国;就是子孙无能,却徒居高位,打压后来者,使国家得不到更好的人才补充,国势衰弱,就如楚国。

  世卿世禄对这些已经身居高位的贵族们而言当然是最好的制度,因为这个制度可以保护他们子孙后代的利益,即便子孙不争气,但也会有封地和官职。但作为君主的小白可不喜欢这制度,傻子都明白这么干下去的坏处,只昊因为手中无人可用,不得不用封邑来收揽人心。

  而要想改变这种情况,除了吸收外来人才,就是促进知识的普及,自己培养新的人才。只要国家形成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梯队,就不愁未来无人可用,后世士人的崛起就证明了这点。

  而在春秋时期,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,代表奴隶主利益的礼乐制度已然崩坏,但各国统治者却没办法取代这个落后制度,还是要用它来治国。

  管仲牛就牛在他率先在齐国进行变革,在周礼的基础上以法来治理国家,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,这也是他被后世视为法家鼻祖的原因。

  虽然管仲变的法并不彻底,称得上人亡政息,但他毕竟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,也为后来者开了个好头,提供了样版和参考。

  再说小白也不指望光靠管仲变法就万事大吉了,他来到这个时代就注定有所做为。对小白而言,管仲的变法也不过是巨人的肩膀,能供他站得更高一些罢了。真正能推动这个时代进行前进的,从来都是身为穿越者的自己啊!


  https://123wxw.cc/html/19/19857/442351851.html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123wxw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123wxw.cc